本文转自:黄山日报
本报讯道路通,百业兴。今年以来,祁门县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让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大暑过后,天气更加炎热。这几天,在渚口乡三联村梓口组至董村组道路施工现场,工人们科学战高温,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采取洒水并覆盖保湿膜的方式进行养护。混凝土路面养护非常重要,炎热天气,需要及时浇水养护,以确保工程质量。“我们4月中旬进场施工,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接下来我们将实施安保工程,预计8月初可以全部完成。”梓董路项目施工负责人吕文斌介绍道。
梓董路是祁门县今年实施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联网路项目之一。道路全长4.3公里,总投资.5万元,设计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该工程的实施将打通渚倒路与道源路,方便了当地数百名群众的出行。“原来是泥巴路,路窄不好走,下雨天自行车都不能骑,买东西都是挑回家的。现在多幸福啊,我们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三联村董村组村民郑赛炎走在修好的水泥路上十分高兴。
新安镇龙源村炼新公路养护提升工程是祁门县今年实施的大中修项目。这段时间,施工单位趁着晴好天气,科学避暑,抢抓工期,加快实施。项目施工负责人王巍介绍:“工程从6月1日进场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近50%,预计9月初可全部完工。”据了解炼新公路大中修项目总投资余万元,主要是修复损毁路面、拓宽部分路段、新建临河挡土墙等。工程完工后将极大方便龙源村周边近千名群众出行。
今年,祁门县共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以及联网路工程4个,建设里程8.公里,计划投资.2万元。截至目前,4个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抓紧进行附属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工程5个,实施里程49.39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5.59公里的预防性养护项目基本完工,13.8公里的大中修项目正加快推进。一条条通村、通组公路,连接的不仅是城乡地域空间,更是通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下一步,祁门县将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