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中有粮、遇事不慌”。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真正让老百姓的粮袋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吃上放心粮。近年来,祁门县新安镇镇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现象,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抓重点、强措施、拓思路,坚决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落到实处。
摸清家底、逐步实施复耕。该镇会同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对全镇的撂荒地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共摸排出亩撂荒地,立即采取承包给种田大户、村统一流转种植糯稻、鼓励村民自种等多种方式进行复垦。截止目前,撂荒地复耕面积达到了亩;对因其他情况造成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已登记到位,根据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特点,正在因地制宜,积极逐步推进复垦,确保复垦率达%,并达到高产。
落实田长制、开展APP日常巡田。该镇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镇长为总田长,各包村领导为镇巡田员,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村级巡田员的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要求已全部安装巡田APP,同时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培训方式对巡田APP,进行手把手教学,确保各村巡田员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并按照要求严格落实巡田制度,力求将巡田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落实常态机制、确保“不反复”。该镇在此次撂荒地整治的基础上,为确保已复垦的撂荒地不再撂荒,进一步守牢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将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效的治本之策,镇、村两级田长及巡田员常态化开展摸排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种粮的氛围;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根据不同海拔、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种植合适的农作物,确保做到“地尽其用”。(叶勇军)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