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针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55365.html

  田野铺金稻菽作画。连日来,祁门县安凌镇生态水稻陆续开镰收割,金黄的稻田、忙碌的收割机,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

  10月11日上午,在祁门县安凌镇琅丰村的水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田连成片、排成列,沉甸甸的稻谷压弯稻秆,轻风拂面,阵阵稻香醉人心田,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伴随着“隆隆”响声,种粮大户汪兴江、汪龙飞开心地驾驶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处理后的稻谷全部收拢在收割机的“肚”里。“虽然今年的天气比较干旱,由于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我们的稻谷产量比往年略增一点。”祁门县安凌镇种粮大户汪龙飞介绍道。

  安凌镇群山环绕,空气清新,稻米生长环境优越,是祁门县主要粮食产区,素有“祁门粮仓”之称。今年,安凌镇采用传统耕作方式,使用红花草等有机肥、物理除虫、山清泉灌溉,生态稻在村民的细心照顾下茁壮成长,迎来了大丰收。“今年我家种了多亩生态稻,收入预计有五六十万元。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倍感振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祁门县安凌镇种粮大户汪兴江高兴地说到。

  看着生态稻有了较好收成,安凌镇琅丰村党支部书记桂智勇对明年村里发展也有了打算。“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做好生态粮文章,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近年来,安凌镇通过土地流转,将闲置、抛荒的土地流转出去,发展种粮大户。目前,安凌镇流转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8户,流转面积多亩,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增产打下了基础。“安凌镇通过不断增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撂荒地整治和良种的推广,不断增强了粮食生产的基础,同时也给种粮大户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祁门县安凌镇副镇长毛志峰表示。

  据了解,祁门县安凌镇共种植水稻1.2万多亩,平均亩产斤左右,整个水稻秋收预计在10月底全部完成。(胡玮汪时林谢畅)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