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方便群众就近、就地享受到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全县共建成乡镇村公共法律服工作站(点)个,18个乡镇、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件,上门服务51次,发放法援便民联系卡余份,实现应援尽援。

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品牌、合作、组团、补贴”调解新机制,扎实落实人民调解案件“以案定补”,组建人民调解专家库,充分利用社会名人贤人的品牌效应,在乡镇、村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心理花园”工作室,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心理咨询师、老干部、老党员等名人贤人的作用,参与做好疑难复杂案件调处工作,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今年上半年,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切实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三是充分利用“祁门普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