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成为人口负增长元年以来,人口危机的讨论就始终没有停止。从高考人数超过出生人口,到四大一线城市全部出现人口负增长,再到今年多个省份“”结婚登记人数大幅降低,种种的现象都充满了人口危机的焦虑感。
按照目前的趋势,实际情况的确是相当糟糕。根据全球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亚洲,一旦陷入人口下降的局面,要扭转这一趋势就变得非常困难。
虽然在过去,我国经历了60年的自然灾害、76年的经济崩溃、98年的水灾等事件,导致出生人口出现了短期下降,但很快就恢复上升了。然而,这次的情况与以往不同。在14亿人口峰值作为基数下,出生人口却大幅下降,短短的6年时间内,年的出生人口不足年的一半。有人可能会认为,前两年疫情太特殊了,许多人不愿意生育,但现在情况已经好了。然而,现在已经是5月,今年出生的婴儿基本上都已经建档完成,所以年的出生人口可以预测出来。据数据显示,在前4个月,全国出生人口同比下降约13%左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降,全年出生人口将会持续下降,到年出生人口将会降至万,同比去年下降高达万。这一现实情况确实让人非常担忧。
出生人口的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人口红利的消失,养老负担的加重,以及消费市场疲软等等。
很多人拿我们和日本、韩国比较,但这里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日本韩国都是发达国家,日本人均GDP到达了4万美元,韩国人均GDP3万美元,而我们人均GDP1万美元。
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出生人口的下降,就意味着我们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面临的是未富先老,会比日韩有更大的社会养老压力。
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生娃?其实原因始终都在这三个方面:教育内卷、房地产价格高、医疗保障不完善。
老百姓所有的焦虑和不幸福,都来源于这三座大山。
当然国家自然也知道老百姓的处境,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推出政策来改变现状。但是这三个都是一个比一个难挪动的大山。
在去年,第一个动的就是教育,推出了“双减政策”,解决教育的内卷、鸡娃,减轻家长的生活压力。
效果也算是立竿见影,很多教育机构都原地破产了,就连新东方都转型去做带货了。
第二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房地产了。房产是中国人的资产核心,人们70%的资产其实都压在了房子上面。并且房地产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众多,一直是经济的核心,所以房产比较难大动干戈。微跌不涨就是最好的,暴跌的话可能会引发系统性的风险,暴涨,老百姓们的压力就更大。所以我认为,就算现在的行情降至冰点,但也不会雪崩。
第三个就是医疗,也是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国家也开始通过集采药品的方式来减轻看病压力,但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矛盾:再大的蛋糕分给14亿人都显得很渺小。医疗这块就不说太多了,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