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立冬前后,一场阴雨湿润了江南大地,雨过天晴,雾气蒸腾,绚丽多彩,如诗如画,正是栽种茶苗的绝佳时机。11月10日,在祁门县祁山镇春明村的茶苗专业合作社的苗圃地里,张文芳和妻子张礼爱一大早就紧张地忙碌起来,抜苗、整理、数枝、打捆。“昨天出圃茶苗余株,分别送到休宁五城和歙县王村的种茶大户和合作社,今天又要拔苗供应江西浮梁和本县茶农……”这几天,张文芳订单不断,白天拔苗、送苗,晚上掰着手指按照先后急缓批次计划次日供苗,保证种植和淘汰改造低产茶园的合作社、茶农如期栽种茶苗。

  “我今年培育了近8亩茶苗,估计90万株左右,都是广受市场推崇、茶农喜欢的优良品种。尤其‘祁红一号’最受欢迎。”张文芳今年51岁,16岁就开始跟着培育祁门茶叶优良品种的省劳模、父亲张德庆从事茶园改良和优质茶苗培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家级优良品种、到年之后的仙寓早、凫早2号、红旗一号、浙农。三十多年潜心钻研,张文芳在优中选优、避免茶苗因花粉传递变质的基础上,采取发展母穗园和扦插育苗无性繁殖的方法来保证茶苗的纯正比和优良率。

  一代代新品种的问世,要经过栽种、修剪、管理和数年后茶棵的长势、鲜茶的产量、茶道的品质来验证,质优品良的茶苗才有销售市场。“四年前,张老板(张文芳)上门推销‘祁红一号’优质早苗,我半信半疑栽种了6分地,随着茶苗逐年发枝长大,采摘的茶叶也逐年增加,加工的茶叶很受市场青睐,现在每年都要采多元钱。”黟县茶农徐英红带着茶树来到春明村茶苗专业合作社购买同样茶苗,计划多栽种几亩地。

  现年70岁的春明村脱贫户张成润,妻子早年去世,为了把盲障的儿子拉扯大,一直靠卖苦力养家,曾经两次装卸时被钢筋砸断腰骨。“是党的扶贫政策好!给我和儿子看病省去很多治疗费用;不能负重,还把我纳入村里茶苗专业合作社社员,教管理、传技术,让我摆脱贫困,有了稳定收入。”张成润靠培育茶苗年实现稳定脱贫。如今,在他精心管理和辛勤劳作下一年茶苗收入近3万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五年前,张水清毅然放弃在浙江杭州置办多年的校具加工实业,回到家乡从事早春优质茶苗培育,成为春明村茶苗专业合作社一员。“培育茶苗是一件细工慢活,从扦插到茶苗出圃需要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培育时间段,一亩茶苗不包括土地流转金、农资,仅租买母穗园枝条、扦插、拔草、起苗等务工支出费用就要一万多元。”这些年,张水清由原来每年培育茶苗5亩发展到现在的10余亩。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为本村10余名富余劳动力、弱势村民增收多元,并扶持带动邻村程和平等3名村民加入茶苗培育产业,共同致富。

  据了解,随着“振兴祁红”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地茶产业不断壮大,新发展茶园和老茶园的品种也不断更新,市场对优质茶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茶苗培育已成为当地茶农致富的重要途径。春明村茶苗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近六年来,苗圃培育由当初的10余亩发展到现在近亩,社员也由原来的4人增长到现在的11人,年育苗达余万株,茶苗热销至浙江、江西、江苏及周边市县,年直接经济收入近多万元。(刘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