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
屯溪老街,石板路两侧古徽派建筑紧紧相依,商户门口挂起的红色灯笼,给素雅古朴的街道增添了色彩。家家户户张贴的红色对联,透漏着住户的脾气秉性。
老街
老街清晨
夜里的商铺
街道两侧的店铺多售卖各色腌菜、黄山茶叶和蟹黄烧饼,咸鲜的腌菜不仅吸引着游客,也有不少苍蝇盘旋其上,伺机偷尝。大玻璃瓶里浸泡着大朵的菊花,供来往的游客品尝。一个小小的蟹黄烧饼大藏玄机,内馅分别有梅干菜、花生、肉松等,外壳酥脆,价格不高。品尝过多家烧饼店,最推荐的是“好再来烧饼”,不起眼的小店面,却有很多同名冒牌店混杂在老街,可见口碑一流。
各色咸菜
老街的一头是汪一挑馄饨店,攻略上查到的老店,我们在此用早点。时间不算早,我们却像是第一批客人。坐在店外,嘬一口馄饨清汤底,舀一只小小馄饨放入口中,像面不像面,抿肉不似肉。领着孩子路过的女人问:“好吃吗?”,我妈本能的摇了摇头,女人道:“早已不是原来的味儿了”。
汪一挑馄饨
特别难吃的包子
从老街出来,沿新安江河岸回返。河岸两边不乏悠然的垂钓者、踱步者以及赤臂下河捞鱼者,浑浊的江面倒像是和旁人玩起了“过家家”,极具生活气。
新安江
歙县宏村
离开黄山市,乘班车去宏村。路上滴答起了小雨,车子驶离城市便是浓郁的绿色田园和山林。小班车蜿蜒于山间,一座座小山丘被茶农改造成小梯田,种植茶叶。
南宋时,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歙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屋,这便是宏村的起源。后来,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积累了资金财富并回家购田置屋,修桥铺路。现在宏村保存明清民居余幢,有“画里乡村”之称。
水墨宏村
宏村
两日住在曾是官邸的“居善堂”客栈。这里别具风情,进门是大厅,大厅放置了三张圆桌供客人用餐,从大厅一角的小门进入院落,房屋院落错落而建,葱郁的绿植围绕一角的石山,小山间喷出薄雾。院中一池塘,锦鲤闲游其中。场地虽小,但设计精巧,别有雅致。沿木廊建院中庭阁两处,被巧妙的改造成“雅间”,木廊一头可上二楼,我们住在一层“套间”,推木门而入,是一个不足五平米的小院子,院中便是我们的居室。
院内
“居善堂”饭菜极为可口。在这里居住的两日一直下雨,一早闻雨而起,坐于楼廊边,雨水从檐间滴落,品酒,用餐,戏鱼,好不惬意。
徽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味道咸鲜,
代表菜有臭鳜鱼、毛豆腐、刀板肉等,
也善用笋尖、石耳(一种菌类)等食材。
穿过曲折的石板路,不经意露出的小吃摊总会勾起馋虫。随街可见煎毛豆腐的小铺,最推荐的还属街口处的“方鑫玉毛豆腐”。焦脆的表皮,豆腐乳口感的内心,成为我们此行的最爱。
各式小吃
煎毛豆腐
方鑫玉毛豆腐
宏村最为惊叹的设计是村里的水渠。村内水系由四部分构成,水口、水圳、月沼和南湖。从水口流入村内的水,通过水圳穿过家家户户,流入月沼,月沼是村中心的天然井泉,呈半月形,成为上水圳和下水圳的中间点,南湖是村内水系的终点。别出心裁的水系设计营造出“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环境。
月沼湖边
南湖
雨夜宏村
黄山景区
黄山奇景要看机缘,赶巧雨停,观其真颜,奇松漫雾,断壁悬崖,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乘缆车上山
黄山松
山间迷雾
绝壁逢生
山间瀑布
不得不说,爬完黄山,真的很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