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m.39.net/pf/a_7805810.html

祁王萧景禹,梁帝的嫡长子,也是赤焰案的核心。

这位太子虽然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之中,成为整个大梁国最为忌讳的名字,但只要那些故人还活着,他就是源源不断力量源头,是他们心目之中唯一的贤王。

斯人已去,尚且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可见当年,太子如果振臂一呼,后果会变成什么样?

这是梁帝的心结所在。

梁帝难道不明白林家的忠心和儿子的赤诚吗?但他害怕太子手上足够实现谋权篡位的能力。

祁王临死之前,命令宣旨官将梁帝的赐死他的诏书反复念了三遍,听完之后,只说了一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眼睛眨都不眨得将毒酒喝下了。

其实,祁王错了,他的确不懂父亲,但父亲懂他。他以为父亲是因为误会而杀子,却不知道就算没有这场赤焰案,梁王将来也会找机会将他铲除。

祁王不懂梁帝的心,更不懂他所面对的恐惧和尴尬。

林殊和穆霓凰的婚姻

林殊和霓凰郡主的婚事是太皇太后定下的,她老人家的想法很简单,两个都是她极喜欢的孩子,青梅竹马,郎才女貌。但她不知,因为这一场赐婚,梁帝开始惴惴不安。

林殊,出身将门,比他父亲当年更为出众。17岁这年,林殊已经通晓兵法,有勇有谋。他是赤焰军的继承者,而赤焰军实力,老梁王再清楚不过了。当年赤焰军的主帅林燮不顾一切将梁帝扶上了皇位,七万忠魂,各个以一当十。他们全部死在赤焰,就说明他们没有一个接受过悬镜司的好处,没有一个做过背叛林帅的事情。

梁帝曾经费尽心思安插人手都没有实现,他最为恐惧的是,林殊看祁王的眼神,和当年林燮看他的眼神如出一辙——敬佩,臣服,原为他肝脑涂地。赤焰全听祁王殿下的安排。

林家和赤焰军,本是梁王的骄傲,而这个力量却不受他控制,倾向了太子,而所有的臣子、百姓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霓凰郡主,云南幕府穆老王爷的爱女,巾帼英豪,不输男儿。穆老王爷是大梁国唯一的一个异姓王,掌管一方边境,裂土封王,更加不受梁王控制。

林殊和霓凰郡主的联姻,代表着梁帝最为忌惮的两股强大实力强强联合,一旦他们之中有一人起了谋逆之心,梁帝根本无力抵抗。面对这种局势,梁帝有苦难言。

林家的朝中力量

赤焰案,7万赤焰军枉死,太子饮鸩自尽,朝堂臣子进行了一次大洗牌。

然而,这就能抹去赤焰军存在的痕迹了吗?

林家在朝中有多少党羽?即便在多年之后,林殊的出现依旧能唤醒他们。

结局金殿对峙之时,第一个站起来提出为赤焰案翻案的是刑部尚书蔡荃,而后便是中书令柳橙。

蔡荃此人本就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他第一个冲出来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柳橙一直给人勉力自保、喜欢和稀泥的形象。比如在誉王和靖王因为赈灾之事争执不休之时,靖王明明处于下风,为表决心表示自己宁折不弯,柳橙立马咳了数声打断了两人的争执,他没有明着为靖王说话,反而道:“两位殿下为陛下分忧,陛下应该开心。”成功转移了梁帝对靖王的注意。

柳橙第二个站出来,这位深以为将朝中大臣摸得非常透彻的梁帝,肯定是十分心惊。

紧接着,那个被梁帝所重用,随时安排在身边保卫安全的蒙挚蒙大统领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蒙大统领仅仅在赤焰军之中待过一年,梁帝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念念不忘。这样的人提着刀跟了自己这么年,梁帝能不心惊胆寒吗?

言侯就罢了,他一直在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打消梁帝对他的疑虑,如今林殊归来,他定然要助他一助。

最让梁帝没有想到的,是他信任了许多年的纪王爷。言侯心有不甘梁帝知道,纪王爷一直是个闲散王爷,成日迷迷糊糊,流连风月之地,与世无争。他是梁帝的亲兄弟,这么多年,梁帝从来没对他起过戒心,高高兴兴养着这位大“闲人”。而在莅阳长公主大殿陈词之后,他却站了出来,支持重审赤焰案。

他曾被景睿利用做了杀人现场的目击证人,又亲眼目睹夏冬转移人犯,如果说前两件事他是糊里糊涂做了梅长苏的帮手,那么最后这件事,他是心甘情愿的,心甘情愿为林家说一句公道话。

赤焰案结束了这么多年,仍有这么多人为林家说话。可想当年,林家是何其威风,呼风唤雨。

更何况还有一个自带光芒的太子,那个将父皇完全掩盖的太子。

如果你我坐在梁帝当年的位置上,正义和皇位,怎么选?

梁帝太需要一个平衡自己的理由了,杀了太子,灭了赤焰军,还不想被后世唾骂。

谢玉和夏江正是看透了他的心,才能够轻松挑拨关系。

对天下而言,赤焰军没了,太子没了,如同天崩。而对梁帝而言,军队没了可以再造,太子没了可以再立。

因为他梦了无数遍,祁王带着林家造反,杀他夺位的样子。

林家的江湖力量

是了,梁帝一直在找一个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灭了赤焰军和祁王,只愿自己能够高枕无忧。

因为还有一股他不得不忌惮的地方力量——琅琊阁。

林燮年少游历,和琅琊阁的老阁主,也就是蔺晨的的相识,并且成为了挚友。

琅琊阁在江湖之中的地位已经影响到了朝堂,从后来誉王和太子争取梅长苏就可以看出,这个掌握着全国情报、一言定天下的组织,对任何帝王都是一种威胁。

琅琊阁是完爆悬镜司的,但为什么没有早日得到情报,通知林燮早做打算呢?

林燮肯定是能听到一些风声的,只是当年和梁帝打天下的情谊他一直铭记在心,怎么也不会相信梁帝会对他动手,他以静观其变错过了拯救祁王和赤焰军最佳机会。

梁帝和林燮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梁帝面对林燮的“罪证”选择相信,而林燮面对情报选择不信。这就是为什么,琅琊阁和林燮交好这么多年,却没有通过林燮和梁帝建立联系。

还有别忘了当年,当年的太子太傅黎崇,祁王的老师,他年轻时游历全国,桃李遍天下,梁国万千学子唯他马首是瞻,更是将太子当作师弟爱护。

如此对比,梁帝和祁王的势力对比就很明显了。

梁帝手下仅仅有一个悬镜司。

祁王手下有整个林家的信任,云南穆府的亲缘关系,百姓的爱戴,百官的拥护,琅琊榜的支持……

如果没有发生赤焰案,当林燮凯旋归来,梁帝已经招架不住他们的势力了。将来林殊和霓凰大婚,梁帝清楚,他这半辈子都比不上自己的儿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