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群众蓝叔在南门湖边垂钓时钓上了一条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引来了许多群众围观。湖边街党员店长陈其聪发现后马上向社区反映,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蓝叔将这条“鳄雀鳝”进行无公害处理。
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湖边街党员店长及时反馈,该社区妥善解决“鳄雀鳝”问题。
党员店长是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党委推行的“红色四长”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的一部分,近年来,该社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网格设置,全面推行党员街(路)长、党员巷长、党员店长、党员楼栋长“红色四长”,实施“点+块+线+面”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党委统筹治理,“红色四长”引领带动,网格员、共建单位及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1+4+N”工作体系,推动了社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推行“1+4+N”工作法,老旧小区管理不再难
海城镇南门社区党委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网格设置,全面推行党员街(路)长、党员巷长、党员店长、党员楼栋长“红色四长”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形成社区党委统筹治理,“红色四长”引领带动,网格员、共建单位及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1+4+N”工作体系,推动了社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党员店长反馈并解决问题。
“红色四长”持证开展工作,采取店为点、楼栋为块、街(路)为线、巷为面的“点+块+线+面”网格化管理模式,点面结合全方位做好老旧小区停车、消防安全、公共财物安全等治理细节。8月27日凌晨3时多,一辆黑色小车在南门社区辖区红场路上不小心撞到了红宫红场景区周边的旗杆,导致公物损坏,肇事司机由于紧张害怕离开了现场,红场路党员店长黄先生正在店里吃夜宵,目击了当时的情况,记住号码牌并提供给社区,社区马上向交警部门反映, 涉事人员到社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同时将损坏的公物进行修复。
据该社区党委书记彭小靖介绍,截至目前,南门社区已选聘党员街(路)长6名,党员巷长22名,党员店长24名,党员楼栋长12名,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党员达到多人次;处理解决停车问题20多件,巡查发现解决消防安全隐患多起。
“1+2+3”工作模式,打造民情“流水线”
“红色四长”坚持“及时反馈+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正确处理“要我做”与“我要做”的关系,根据各自的责任区域和工作职责,在街道、巷道、店铺、楼栋显眼位置亮身份,标明隶属党支部、隶属网格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当好社区主心骨,做好群众贴心人,让“有困难找街(路)长、巷长、店长、楼栋长”成为社区流行语。
8月25日,群众反映:南门社区辖区海丰中学门口,去年处理过的棕榈树又有蝙蝠在树上筑窝,时常有蝙蝠粪便掉落,湖边街街(路)长蓝伟强了解并核实情况后,马上向社区反映,社区把事件分类后向上级职能部门反馈, 由县林业局园林所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截至目前,该社区累计接到群众意见建议40多条,全部得到解决,及时解决率%。
党员街(路)长现场巡查解决问题。
同时,该社区深入实行“马路办公+楼道办公+门前办公”的一线办公工作模式,打造“民情流水线”,每天对街(路)道、巷道、店铺、楼栋巡查不少于1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党员服务触角延伸到家到户,做到“提名知事、提事知人”,带动引领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另外,街(路)长对街道违规停放车辆、非法占地经营等情况发现即处理,做到不过夜、不拖延;楼栋长对责任楼栋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倒乱扔等问题主动进行监督、劝导、督促整改;面对居民反馈的困难和意见建议,“红色四长”直接到店铺、居民家门前实地调查,了解情况,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需要协调的工作马上落实,并对后续进展持续跟进。形成“红色管家”聚合效应,实现基层治理共治共享共建新格局。截至目前,“红色四长”累计开展一线办公多场次,发现并现场解决问题多件,移交上级部门并完成整改问题20多件,办结率%。
“1+6+8”工作机制,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红色四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承包管理”,重点当好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沟通协调、示范带动、预警监督、纠纷协调“六员”,做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市政设施、违法建设、园林绿化、集贸市场、小区物业环境等八个方面的监督工作,“红色四长”分别与社区群众、社区职能部门建立“四长联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