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1.html

  近年来,祁门县安凌镇立足镇情实际,依托耕地资源优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好产业服务和跟踪,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走好新时代强村富民新“稻”路。

  聚焦粮仓文化宣传,提升资源再生价值。咬定全域生态农业强镇目标,依托全域范围优势资源,着力构建“生态农业”促进生态产品转化有效机制;同时借助安徽先锋网、安徽经济网、黄山日报等线上平台扩大“祁门粮仓”影响力,吸引乡土人才资源投身生态农业。

  聚焦产业组织化,提升产业规模价值。以“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合作社+种粮大户+订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方式不断优化村级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了党委领路、党组织引路、党员带头的良好格局;同时推行“田长制”,全力抓好撂荒耕地整治,实现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稻田。截止目前,全镇共有水稻合作社(家庭农场)32家,全镇种植水稻1.3万亩,其中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流转水田1.01万亩,产业规模化程度达77.7%。

  聚焦项目支持,提升产业链条价值。主动当好“店小二”,全力解决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存在难题,以粮食全产业链为载体,在延链强链上下足功夫,依靠党委向上争取衔接资金,建立集烘干房、仓储中心、包装车间等功能齐全的产业园,打造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粮食烘干作业社会效益服务。

  聚焦品牌科技支撑,提升农业附加价值。走好品牌化发展道路,发挥“小优特”专长,不比数量比质量。加强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引入优质水稻品种,注册“芦荔清水田”商标,强化品牌建设,实现同类产品市场价值增加20%;实施“两增一强”专项行动,借助科技支撑手段,开展“三新”技术现场观摩会、机械化推广培训现场会,促进农产品附加值、亩均产值提质增效。(汪晶)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