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从一杯茶开始”说到祁门工夫的精制“工夫”,熟悉制作工艺的茶友可能会知道,其要义在于筛和拼,其中筛分又是传统祁红工夫很重要的一道工序。筛分工序需要用到的有茶筛。手工精制一批茶用到将近20种大小不同的茶筛,需要通过手工艺人采用不同的手法,抖、筛各达40多次后,才能筛分出不同长短、粗细、轻重、不同质量的茶叶。对于如此重要而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茶道新生活团队自然要去寻访一番。不过现在茶筛的现状令人担忧,因为如今使用茶筛、制作茶筛的人都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的寻茶筛之旅“一波三折”,不过我们对于在祁门县能否找到制作茶筛的竹编师傅的态度还是非常乐观的。一方面因为竹子在祁门非常普遍,原料有了保障;再者祁门大大小小那么多茶厂,就算不用茶筛“实战”,作为传统祁红技艺的一种“信物”,总归还是需要的。何况祁门县如此重视非遗项目祁门工夫红茶手艺之传承,其周边产品——重要的茶筛,总归能“沾点光”的吧?几番打听,一场空欢喜我们在祁门打听茶筛的制作处,被指引到竹器售卖点。老板拿出一面显然只是普通农家制茶的筛子;再向其打听有没有制作工夫红茶的筛子时,老板一下子愣住了,说店里没有,这种筛子一个好几百,一套需要几千块。他介绍我们去了附近不远处的老竹器厂。一位竹编师傅打开他工作室的门,各式竹器部件堆砌,我们欣喜地想,找着了。一问,师傅只说:“没有,那个做起来很麻烦,要几百块一个。”便着急地走回旁边一堆不知是打牌还是下棋的围观人群。茶筛师傅不在祁门在“guogong”这下气馁了,我们只好求助于精于筛分手艺的非遗传承人谢永中师傅,以及自办正阳茶厂、一直坚持传统工夫祁红制作的陶自富。这下才知道,原来能制作茶筛的师傅居然不在祁门,而在邻县东至县。原来啊,近年,祁门各厂所用的茶筛都是通过中间人购买。因此,祁门的制茶师傅们甚至没有与东至茶筛师傅的直接联系方式。几经波折,要来电话找到中间人,是个约莫六十来岁的胡师傅,一口颇有特点的东至方言,加上收不住的热情,竟有似西北戏曲华阴老腔的气势。不过茶筛师傅的联系方式还是没有,只听电话那头反复说在“guogong”,哪个“guo”,哪个“gong”,是街名、镇名还是村名都无法知晓。师傅住在竹林中也罢,团队凭“guogong”一词跑去东至打听,好在运气不差,一说“guogong”,司机便明了,原来是东至县葛公镇。来到镇上的竹器店打听,老板问:“你们是祁门的吧?那个筛子很贵,几千块一套呢。师傅姓方,住水库那边。”过了一座小桥往左边是方师傅家,方师傅的家在一片林子后面,不走近是看不见的。见到方师傅本人,一件象牙色长夹克,一副眼镜后面肤白细腻,怎么看都不像竹器师傅,倒像教书先生。他笑说自己读到四年级就碰上了“文革”,好在儿女读书成器,一个川大,一个华中科大。与茶筛的不解之缘方师傅起初并不做茶筛,作为篾匠,同时也是茶农。方师傅也如其他茶农一般,将鲜叶或毛茶卖给茶厂。年东至国营茶厂关张,自营茶厂的人找到方师傅,要求制作茶筛。没有做过茶筛的他只好参照当时茶厂里江西师傅制作的茶筛。得益于师傅传授所学,比一般乡民自学自制要系统扎实,加上作为职业篾匠,他也曾到处游走,客人需要什么就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曾在祁门游走制作,当地使用的米筛跟茶筛很类似。因此,方师傅试做茶筛,得心应手,一做便成。方师傅老伴说:“在上海带孙子,一有人给他打电话要筛子就跑回来给人做。”语气中骄傲抱怨各占一丝。方师傅的应对简单实诚:“我想着有筛子,茶厂做茶方便,茶农才能有收益嘛。”与竹器制作相比,种茶所带来的的收入更高。如今种庄稼的人少了,作为农业生产工具使用的竹器越来越少被使用。方师傅现在只按需订制竹器。茶厂订制一套茶筛一般10个,3个抖筛,7个手筛。手筛面积较抖筛小,是全靠手力控制的筛子。抖筛要借助一根吊绳挂住茶筛的一头,另一端用双手抓住,脚力抖动控制。茶筛制作难度大方师傅制作的茶筛,抖筛为7孔、8孔、9孔、9孔半、10孔、11孔、12孔;手筛从3孔到12孔,多达近20个,筛号越大的越细密。完整制作一套需花一个月时间。编制时,用钢尺边量边织,编织好筛面后,箍在事先制作好的筛围上,这一步尤其困难,既要兼顾整个筛面的紧绷,又要防止固定的过程中篾条的位移。方师傅制作的茶筛紧绷板正,拍起来像一面鼓,筛孔匀齐规整。筛围用竹子下部最粗壮结实的部分制作,打磨光滑,有一定弧度,手握起来适手又省力。此次在祁门寻找茶筛如此不易,实在让人吃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一筛难求”的现状呢?一方面,是因为制茶被机械替代,茶筛在实际生产中被逐渐淘汰;另一方面,竹器制作工艺被工业化替代,竹器手作人放下手艺谋求生路的情况在乡村非常普遍,像方师傅这样,能制作出对手艺要求更高的茶筛之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而工夫红茶的非遗保护全在于手工精制,其涉及感官因素至今是机械无法替代的,若手工精制的重要工具茶筛消失,可能就成了非遗手艺传承的隐患了。那么一百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手中所捧的那杯祁红工夫的滋味,我们的后人还有机会喝到吗?这是我们值得深思和讨论的话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94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