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到萎凋,萎凋和摊放有什么不同呢?
萎凋有人说都是晾在一旁,没错,实质上是没什么区别的,鲜叶失水伴随内在的水解反应;
但处理条件和处理程度、方式是不同的,萎凋时间通常比摊放要短,失水程度比摊放要重,不同茶类的处理方式也不大相同。例如白茶萎凋,叶片不能有重叠,几乎是一片一片放置,而红茶的话,萎凋厚度只要不超过15~20cm即可。
鲜叶摊放以前条件限制,萎凋靠的是日光,揉捻也是靠人力,发酵用竹篓加棉絮捂红,晒干或是靠烘笼烘干,效率低、很费人力,卫生和品质都得不到稳定保障;
萎凋槽中萎凋时代发展,现在大多是有专用的萎凋槽、揉捻机、发酵机、烘箱、提香机。
萎凋:有节奏的失水
鲜叶萎凋失水是物理变化,呈现快慢快的节奏;
萎凋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水解作用,鲜叶中有机质的分解,让水溶性物质含量增加,也就是能浸出到茶汤中的物质,这里主要是滋味物质,还有部分的香气物质;
萎凋的时间根据当时的温度、鲜叶状态和摊放的厚度灵活调整。
揉捻:施适度的压力
前一步的萎凋为揉捻做好了准备,因为不经过萎凋的鲜叶茎叶硬脆,很难揉捻成形。
揉捻的过程中,鲜叶细胞破碎,茶汁挤出,叶片间的黏性增加,便于成条做形。
揉捻力度遵从轻重轻的原则,刚开始时压力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形成折叠条或是断裂片,再想成条就很困难了;
揉捻机揉捻初期随着揉捻的进行,叶片变得柔软,黏性、可塑性都增强了,此时加大压力揉捻,更易成条,已经成条了的边会卷紧。
红茶揉捻不过需要注意的点在于要解块,揉捻一段时间就要解块,就是要打散茶条,不要让它们粘连在一块;
因为茶汁增加了茶叶黏性,在揉捻的过程中容易成团、成块,不处理的话会影响后续的发酵和干燥,最终影响茶叶品质。
揉捻后的茶条揉捻的时间得看鲜叶细胞破损率(可通过茶汁判断)、成条率决定。
揉捻结束后再次要解块,打散茶条,然后就可以准备进发酵机发酵了,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特征的关键过程,缺了这一步就不能算作是红茶了,当然,这也是对祁红品质的重要一步。
好了工艺上半部分就先到这里了,下次再细说祁红最最关键的发酵和干燥部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