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今年以来,祁门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实施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文化森林“六大森林”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上半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万元,同比增长8%。

  “护绿”保住绿水青山。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生态空间用途管控,通过实施生态空间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提升生态效益。着力加强“护绿”队伍建设,压实护林员责任,提升履职能力;在全市率先建立检察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促进“执法办案+生态补偿”、“生态修复+认罪认罚从宽”等工作机制有效落实。森林防火常抓不懈,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6万份,发送提示短信70万条,设置52个   “增绿”拓展生态空间。统筹实施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提升、四旁四边四创等工程,实施增绿增效行动,提高森林质量。完成营造林17.9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48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退化林修复1.5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义务植树参与人数达10.68万人,完成植树61.2万株,尽责率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增林下中药材余亩;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健全林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选派驻村干部6名、科技特派员4名、专业技术员21名,完成各类林业科技培训12次,发放资料多份;创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7个。

  “管绿”筑牢生态防线。优化森林管护体系建设,控制生态风险。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全力做好重点项目林业要素保障,完成商品林采伐6.2万立方米,占总限额的60%,满足县内木竹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6宗、面积8.公顷,确保昌景黄高铁祁门南站客运公交中转站、站前广场、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对个森林督查图斑进行自查,依法处理疑似违法图斑11个,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开展“清风行动”,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救护猫头鹰、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5只,小麂、刺猬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4只。编制古树保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修复古树13株,建设古树主题公园1个。受理各类涉林案件58起,办结案件68起,处罚59人次,罚没款83.4万元,移交公安机关刑事案件5起。

  “用绿”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林业产业,促进生态惠民和产业富民。持续推进“双招双引”“四送一服”“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扶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组织指导国投公司、牯牛降旅游发展公司申报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石舜生态旅游发展公司申报中国森林康养人家;审核入库乡村振兴项目20个、资金万元,立项9个、资金万元;加快推进大别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安徽盛鹏实验猕猴中心建设、国有林场智慧平台等项目建设,涉及投资92万元;启动西武岭国有林场碳汇交易试点工作,规划基地面积亩;深度谋划牯牛降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林业管理平台、阊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等项目,预计投资万元;国家储备林项目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林草局和省林业局批准,加强与省市林业部门及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方等衔接沟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全县林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绿”激发发展活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绿色金融投入。持续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开展权责清单和政务服务清单动态调整,加强“互联网+监管”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和政务服务“24小时预约办”,采伐许可证办理等4项事项进驻政策超市,1—6月份,网上办事大厅受理件,办结件,办结率%;加强信用林业建设,完善“双公示”数据条、基础信用信息条、信用承诺履约践诺信息条;新增林权流转22宗、流转面积亩,林权抵押51宗、登记面积亩、抵押贷款万元;实施亚行贷款森林健康综合防控建设项目,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扶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上半年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1家。(钱新胜潘助林)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