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白癜风儿童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510/4621489.html

  年以来,祁门县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切实加强食用林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工作,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做到宣传在前、防范在前、管控在前,夯实安全监管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不断提高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决筑牢维护食品安全的坚强防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林产品质量环境监测。加强林产品种植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和生产投入品的监管,督促落实种植及加工基地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对食用林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实施全过程监管,促进油茶、竹笋、经果林、森林药材、食用菌等林特产业健康发展,确保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

  认真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状况抽样检测和产地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监测工作,完成全县竹笋产品35个样点、竹笋土壤20个样点的监测任务,建立检测检验问题跟踪督查机制,及时整改落实到位,从源头上把关,切实做到严防、严管、严控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林草局“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精神,规范林下中药材生态化种植、绿色化防控措施,促进林下中药材基地和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亩,建立了黄精、白芨、祁术等中药材示范基地个(其中千亩以上基地6个);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安徽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稀缺中药材种子育苗基地1个,多花黄精高海拔林下有机栽培示范基地1个,荣获“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强化林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林业标准化、食用林产品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等建设力度,加强食用林产品品牌建设,加大绿色、有机、森林认证力度,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五为一体”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模式,切实把质量安全监管贯穿于林特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仙寓山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千益中药材合作社、宏远家庭农场等企业的亩林下黄精种植基地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正心油茶公司亩油茶基地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益群农业公司、沁春堂农业公司等中药材基地正在申报有机认证;峰源生物公司编制发布了《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白及》(DB34/T-)省级地方标准。此外《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多花黄精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祁术栽培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正在编制;仙寓山农业科技公司成功选育新品种“祁源黄精”“祁白术1号”“亳术1号”,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其“徽瑞祥”牌黄精系列产品入选年“皖美农品”产品品牌;森源林业公司入选黄山市绿色食品产业企业;祁门县“道地中药材黄精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项目”入选中国黄山“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百强项目。

  强化林产品安全综合治理。制定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健全食用林产品舆情实时监测、定期推送报告等机制,开展智能化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完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加大多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违禁和禁限用农药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实施食安金融联手信用工程和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积极开展自律活动。

  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严格落实禁食野生动物规定,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年,对全县4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开展安全监督管理执法检查,做好野生动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工作;开展狩猎人员业务培训,签订《依法安全狩猎承诺书》;开展“清风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案件8起,救护野生动物17头(只)。

  强化林产品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站、   先后组织开展全县油茶、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发展情况摸底调查,全面精准地加强食用林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经营大户的培训和指导,并与重点企业签订了《食用林产品安全承诺书》,落实经营主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切实从源头上保障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县拥有食用林产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4家、市级2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家(国家级1家、省级2家、县级3家),示范家庭农场6家(省级1家、县级5家),中药材产业示范村11个。(钱新胜潘助林陈芳)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