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敏(居中)在营商驿站为企业经营者介绍事项办理细节。
地处繁华的长风商务区,长兴北街社区是万柏林区商户企业最多的社区,集聚了华润大厦、万象城等商业楼宇,商户和企业千余家。社区党委书记赵建敏在倾听企业和商户“希望事项就近办”的需求后,协调各方资源,开设了全市首个社区“营商驿站”,把审批权“请”进来,让经营者办理百余种事项时,从原先要跑几公里变成现在的“门口办”“楼下办”,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百米”。
办事:最怕来回跑
长兴北街社区,辖区商业楼宇多,在这个不到0.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众多企业和商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拿写字楼来说,从T1到T5,5栋高楼里至少有家企业(商户)。旁边,是万象城商圈,里面有家商户。
新企业,先要办营业执照;老企业,难免要办营业执照变更、注销以及人员参保;在楼下的商铺开个餐饮店,也要先备案……这些事项,除了有些能线上办的,其余都要到西矿街的万柏林区政务大厅,去一趟单程要跑6公里,开车至少半个小时。
有时资料没带全,还要多跑几趟,这让经营者感觉不方便。尤其是小商户,店里就一个人忙活,办事就要临时关门歇业,心里难免感觉“不划算”。
出招:审批沉下去
“这些事项,要是能在社区办,那该多好,省心又省时。”有一次,赵建敏偶然听到一位经营者随口一说。“别的商户和企业是不是也为这个犯愁?”她马上安排网格员去摸底,果然,大家都有“楼上办公、楼下办事”的需求。
政务服务改进“一小步”,便民利企就往前推进“一大步”。赵建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辖区企业多,并且大家都需要,何不在社区腾出一块地方,设个“营商驿站”,专门为周边的企业和商户提供便利。
她把这个思路汇报给长风西街街道,街道的领导听后很赞成。街道、社区与万柏林区行政审批局沟通,对方立马同意。于是,长兴北街社区创新开展“下沉式”审批,由区行政审批局派专人,每周二、周五在社区的“营商驿站”集中办公,为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税务、社会保险、医保、人才落户等余项业务,让企业、商户“足不出楼宇商圈”,就可以享受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区行政审批局的任慧洁,和同事则轮流到社区“上班”。她主要负责个体商户的营业执照申办,自从“营商驿站”设立,每天都有人过来办事,一天最多要办30多件,可见这个驿站的“热度”很高。
点赞:服务真周到
“不用跑远,下楼就能办,真省心。”在“营商驿站”里,来并创业的孙女士不到10分钟便办理完开办美容院的所有手续,她对这项“保姆式”服务竖起大拇指。
和孙女士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同为这里商户的张先生,他的公司即将开业,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等。还没等他到处打问,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把他拉进了“企业工作群”,群里都是这个商圈的经营者。有什么新的优惠政策出台、需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社区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告知大家。入群后,张先生把疑惑一说,立马有人详细告知。当知道这些事项楼下就能办后,他欣喜不已。
工作“沉下去”,对企服务“提上来”,长兴北街社区推出的这项“店小二”服务,让企业和商户感受到了极大的方便。还有商户特意送来锦旗,点赞社区的营商环境。
大家的认可,让赵建敏有了新的目标:要借助“营商驿站”这个平台,进一步畅通服务的“毛细血管”,让企业和商户享受到更大便利。
来源:太原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