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悲,山河共泣,两座城,十四年,从金华到齐河,有关英雄的故事传遍中国南北。
在浙江金华,永远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当11月30日,婺江上的城南桥总会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也相顾无言,但每个人面对着奔腾不息的婺江,面上的表情都是一样的肃穆端庄。
城南桥上的黄菊连绵不绝,烈士雕像上的冬雨洗刷着英雄的脸庞,铜像前的“祥斌路”诉说一段故事:英雄孟祥斌,终于回到故乡。
一、跨越时空的悲情一跃金华城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年11月30日这一天。
初冬的金华城寒冷刺骨,人来人往的通济桥上,带着妻子和女儿外出游玩的第二炮兵某旅司令部副连职机要参谋孟祥斌突然听到一阵凄厉的惨叫声:“有人跳江了!”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涌动着朝向声音的来源挤去。在人群外沿的孟祥斌通过路人的几句闲聊,顿时了解了事情的严峻性。
身为军人的他当机立断,将怀里的小女儿往妻子怀里一送,连忙赶往人群最为集中的地点。
攀着栏杆的孟祥斌很快便发现了人群口中的跳水者,在距离通济桥十米远的湍流河水中,有一个人影正在水中起起伏伏。
孟祥斌当即脱掉外套,眼看就要脱掉鞋子下水救人,急急赶来的妻子叶庆华急了,看着十米下的江面,她连忙拽住自己的丈夫:“这里太高了!太危险了!要救也是要从岸边游过去!”
就连路人围观的大姐也扯住他的衣服劝道:“小伙子,太危险了,你行不行?”
孟祥斌又何尝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危险,但是他心里更加清楚,如果不及时将落水者的脑袋托出水面,那么仅仅几分钟,河水就会吞没落水者。
“来不及了,救人要紧,我是军人!我行的!”说完,孟祥斌不顾妻子的阻拦,脱下鞋子,纵身一跃,直接跳入婺江。
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孟祥斌将落水者的头托出水面,自己则是仰着脸向桥上的人群高呼道:“谁下来帮帮忙,谁下来帮帮忙。”
孟祥斌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将落水者从水中救到岸边,只能够暂时让落水者保持呼吸,将希望寄托到围观人群身上,希望他们能够拨打救援电话及时救助落水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仅仅几分钟时间,冰冷的江水就耗尽了孟祥斌身上最后一丝余温。
他托举着的双手逐渐没有了力气,身子也开始往下沉。在岸边目睹一切的妻子叶庆华只能眼睁睁目睹着一切发生,哭喊着“救救他,救救他”的绝望话语。
人群之中,听到呼救声的另一名军人蔡群颂应声而出。他立刻从江堤跳下,以冲刺般的速度游向水中沉浮的两人。
此时的孟祥斌已经没有了力气,浑身如同被一座大山压住动弹不得。
在朦胧中,他见到了前来支援自己的蔡群颂,用尽最后的力气托着落水者游了十几米,最后抬起头来,声嘶力竭地大吼了一声:“快救人,我不行了!”
此时,赶来救援的摩托艇飞速驶来,在最后的时刻,孟祥斌双手将落水者往摩托艇上推去,而自己则因为反作用力,直接沉入了江中。
落水者成功获救,而孟祥斌却再也回不来了。
二、英雄人生中的最后二十四小时在孟祥斌水中施救的过程中,妻子叶庆华一直都在岸上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