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我家乡的红茶,可以顺着高铁飘香万里了!”得知昌景黄高铁全线开始试运行,一位来自祁门县的居民兴奋地说。10月24日-26日,中安在线记者跟随“坐着高铁看安徽”主题采访团走进祁门县、黟县等地,实地探访昌景黄高铁将对沿线区域带来的发展。据了解,昌景黄高铁是杭州至南昌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南昌市,途经上饶市、景德镇市,经安徽省祁门县、黟县,终至黄山市。目前已经进入全线试运行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祁门南站“红茶+高铁”助力县域经济腾飞祁门,地处黄山西麓,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祁门是中国红茶之乡,地处北纬30°世界“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88.64%。优越的自然生态造就了祁门茶叶独特的品质,同时孕育着红茶、绿茶、安茶。“很多人都知道祁门红茶,却没来过祁门!”祁门县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耿双平惋惜地说,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祁门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随着昌景黄高铁的开通未来将彻底改变。采访现场“过去我们的红茶靠肩挑、背扛,走水运,从江西鄱阳到湖北武汉,走向全国各地,运输途中有很多的风险和不便。未来我们的红茶可以搭上高铁走向世界,高铁将助力我们县域经济腾飞!”耿双平说,没想到一个总人口只有18万人的边缘县城也能拥有高铁,一想到即将在上看到祁门,就获得感满满。值得一提的是,祁门南站主体运用似茶杯剪影的对称弧形屋顶,局部门式轮廓的茶色翻边,整体打造平政仁济双桥卧波的门户形象。内部融入竹林、马头墙等元素,长长的通廊仿佛徽派民居巷道,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据了解,祁门地处皖浙赣“三省通衢”,随着昌景黄铁路开通在即,祁门即将迎来高铁时代,实现与沪昆、合福、杭黄等线路连通,将全面融入华东和全国高铁循环网络“主血管”,与长三角的通达时间大幅缩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古村+高铁”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黄山北峙,白岳南连,水复峰回龙蓄势;高铁飞歌,征程提速,风驰电掣凤开屏。”走进黟县东站候车大厅,映入眼帘的正是这一幅巨大的楹联,展示了黟县高铁的区位优势,和高铁时代将为黄山与黟县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据了解,黟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全国重点旅游县之一,现共有景区景点22处,其中5A级景区有宏村、西递,目前黟县的发展重点以旅游业为主。黟县东站“黟县东站落成后,为黟县融入‘长三角’打下坚实基础。高铁开通后,黟县到上海、武汉等地,计划3小时经济圈,到南昌、南京、杭州2小时经济圈,进入高铁时代将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力。”据黟县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黟县有两条高铁,一条是昌景黄高铁预计今年年底开通,另一条是池黄高铁预计明年开通。据了解,昌景黄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结束江西省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省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同时串联起英雄城南昌、世界瓷都景德镇、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黄山风景区等多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形成跨越皖赣两省“名城、名湖、名山”等丰富文旅资源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学生在西递村写生“黄山以山命名、以旅游立市,山水绝妙。近年来不断增加的高铁线路让黄山高铁‘朋友圈’不断扩容,让黄山市文旅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相信这条高铁的开通将拉近黄山与南昌、景德镇等地的时空距离,今后将进一步促进皖赣两省的文旅交融、经济交融工作。”黄山市旅游宣传推广中心副主任叶晨说,希望更多游客乘坐高铁来黄山赏秀美山水,品徽州文化。铁路职工在隧道进行高铁线路检查近年来,安徽铁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建成了一批重点铁路项目,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作用得以确立。今年以来,安徽以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铁路建设,目前全省在建18个重点铁路项目,总投资约亿元。“下一步将全面推进‘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加快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实施铁路专用线建设,改造提升货运铁路,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安徽省发改委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付佳佳说。(记者吕文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