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一轮轮强降雨,无休无止,给黄山市各地带来灾害,7月6日黄山区很多地方受灾严重,7月7日因持续暴雨及洪峰过猛,歙县城区及乡村受淹严重,高考因此延误,灾情触目惊心,灾后的道路、街道、沿街商铺、医院等满目疮痍,商家在厚厚淤泥里灾后自救的场景让人心酸。
歙县城区受淹时抖音视频截图歙县北岸,水退之后歙县开发区及园区企业直接经济损失21亿余元,损失惨重。开发区一家茶叶企业因茶叶浸泡损失数千万元,负责人在视频里痛哭的场景,令人难受而同情,受灾者对他的哭更有共情。企业损失惨重的背后,是艰难复苏,是恢复生产过程的不易。
歙县桂林、北岸、三阳等很多乡镇、古村受淹严重。休宁、黟县、祁门等地的很多乡村、道路受损严重,房倒屋塌,车子浸泡,猪被冲走。
歙县渔梁古街,水退之后对屯溪人来说,7月7日的城区受淹因为预警及时,损失不大,对几十万屯溪人以及热爱徽州文化的人情感冲击最大的,是7月7日上午屯溪老大桥的冲毁。屯溪老大桥不只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屯溪乃至徽州文化的精神象征,是黄山市中心城区的地标性文化建筑,新安江上屹立了数百年、为两岸百姓和游客带来无数美好记忆,洪水咆哮之下,说倒就倒,无数人到现在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痛苦事实。
屯溪老大桥屯溪滨江路区域屯溪老大桥倒了,横江桥因为监测数据异常而暂时禁止通行,华山路到延安路交口因为地质灾害隐患暂时封闭,延安路因为提升改造也封闭。黎阳到屯溪本来是一桥之隔,现在要绕道过境公路或文峰桥,两岸往来极为不便。屯溪老街和延安路商家的生意,也在疫情+道路建设等现实情况面前更显艰难。
7月7日,休宁中学现在,旅游在等待复苏的煎熬与期盼中,遭受洪涝灾害损失的百姓与企业在艰难的自救恢复。地方政府在各尽所能的恢复灾后秩序,推动与部署古桥重建工作或古建筑维修加固等,军人、消防、公安等积极投入恢复城乡与企业生产的环境。
困难来袭,黄山人都在拼,希望早点熬过去,重新开始。惟愿,黄山早日安宁,黄山人早点走出困境,迎来希望。
惟愿,我们的主事者,能更好地感知民心,调研民生,对灾情影响能真正感同身受,采取更多帮扶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尽快恢复,在城市道路等建设上循序渐进,对洪涝灾害多反思总结,在城乡水生态治理、徽州文化保护、防洪避灾能力等方面有更多措施,以在今后应对类似灾情时能更有效及时的应对处置。
屯溪老街出入口处设置警戒线,阻止了游客及市民拍摄老街口及前往附近酒店等。屯溪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全国知名的明清旅游街区。
老大桥冲毁后,屯溪老街口拉起警戒线,禁止游客和市民出入。同时,在老街口靠近老大桥区域设置了高大挡墙,很多城管、民警、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值守。有市民称,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同时,有人值守前提下,有关方面应有共情之心,对挡板科学设置高度,尊重社会爱惜老大桥的情绪,允许市民和游客参观老大桥水毁情况,表达对这一徽州重要文化地标的感怀。
7月12日,黄山市民展示老大桥图像,表达对古桥冲毁的不舍,对古桥修建充满期待!
徽州人有“徽骆驼”之称,代表了顽强不息、韧性十足、能拼敢做的精神。凭着这股子精神气,因疫情及洪涝影响的黄山人会早日渡过难关,把日子过红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