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黄山市祁门县紧紧围绕林长制改革,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造林绿化、资源保护、产业发展、林业改革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高质量建设“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夯实林业基础。
林长制再推进。及时调整落实各级林长人(其中县级26人、乡级人、村级人),警长39人,护林员人。全面落实林长巡林制度,根据林业阶段性重点工作,向各级林长发送工作提示单12次,督促县乡村三级林长和护林员履行巡林职责。研究出台《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增绿增效再提升。全县完成人工造林亩,长防林封山育林亩,退化林修复亩,森林抚育29.45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6个。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全年义务植树60余万株。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44万元,天然林禁伐补助资金.84万元。建立树长制示范古树、古树群和主题公园6个,保护修复古树9株、古树群1个、古树主题公园1个。
森林保护再巩固。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级林长责任,发布《森林禁火令》、森林防火通告、发放一封信、文明祭祀等材料20余万份;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全县林区输配电线路和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违规野外用火行为起,行政罚款21人次,警告4人次。完成松褐天牛防治3万亩次、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亩、松树打孔注药3.5万株,拔除松材线虫病疫点一个;检查项目工地10个、仓库5个、物流企业9家、木材加工企业家、村民多户,查处涉松检疫案件4起,销毁疫木90立方米。受理林业违法案件起,办结99起,处理违法当事人人,罚款66万余元。
资源管理再加强。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年度采伐限额16.4万立方米,审核审批使用林地项目27件、.5亩。开展森林督查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国家林草局督查个图斑和县级自查个图斑的调查整改。开展“清风行动”,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检查人工繁育场所、宾馆、饭店、集贸市场等处,救护野生动物28只,查办案件13件,没收野生动物制品47公斤。受理野生动物造成群众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案件69起,补偿资金17万元。
林业改革再深化。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加强信用林业建设,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和政务服务“24小时预约办”,采伐许可证办理等4项事项进驻政策超市。全年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件,核发植物检疫证件、林木采伐许可证件。新增林权流转27宗、流转面积1.17万亩,林权抵押24宗、登记面积2.77万亩、贷款金额万元,江南林交所挂牌交易31宗、面积0.万亩、交易额万元。组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总站,为生态保护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生态产业再发展。全年实现林业综合产值.42亿元,其中一产37.84亿元,二产44.59亿元,三产17.99亿元;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79万亩,实现产值23.5亿元。总投资.67亿元的国家储备林项目获批,规划建设储备林.36万亩,依托储备林基地发展林下经济、森林药材、旅游康养、森林碳汇等新兴产业。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仙寓山公司获得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祁门县获得“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祁门是林业大县,优势在山,潜力在林。林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林业兴,则百姓富;林业强,则经济强。今年,祁门县将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增加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倾力打造“两山”实践的安徽样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