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曾经发过《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引起了强烈反响。
文中特别提到“徽州”这样的历史地名应该可以恢复。
后来在人民日报发起的投票中,有70%以上的人,选择了恢复徽州。
这是人民的意愿,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却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黄山曾用名徽州,于年改名至今。
现在黄山的区划:3个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4个县。徽州区划: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属宣城)、婺源(属上饶),以前的古徽州已不复存在,改名的必要性已没有那么强烈。徽州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AAAAA级景区: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安徽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安”指安庆,“徽”指的就是徽州,徽文化则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而徽州作为“徽文化”的发源地,其徽商,徽菜,徽墨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愣是给改成了“黄山市”。
随着“复古”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地名备受诟病,比如改称黄山的徽州,改称石家庄的常山,改称合肥的泸州,改称吉安的庐陵等等。
对比一下高端大气上档次,高调奢华有内涵的古地名,新地名俗的让人无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正视历史了。这是好事,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没有历史就“名不正则言不顺”。以历史为荣,是民族自信心变强的信号。
徽州”对于安徽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徽州”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黄山是好,但它只是在徽州里面一座秀丽的山,是徽州的一部分,肯定涵盖不了整个徽州的地域文化。在海外,别人知道黄山仅仅是一座山,而不知道其背后丰富的徽文化。我认为对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是对文化根脉的一种敬畏,而地名就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徽州秀美瑰丽的大好山河与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赢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赞叹,而安徽省名,也离不开徽州。所以,不是黄山不好,而是徽州的魅力太大,以至于任何后来居上的名头都显得有点沽名钓誉了。
朋友们,你们对于黄山恢复徽山有什么见解呢?欢迎评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