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4月4日,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比例95.6%,比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PM10均值为4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PM2.5均值为3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6%。

水环境质量稳定,个别地表水断面有所下降。其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方面,黄山市中心城区一水厂、二水厂水源地一季度监测3次,每月1次,各区县10个水厂水源地(包括备用水源地)一季度各监测1次,监测项目为62项,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相应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同比保持稳定。

地表水水质方面,新安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保持优,同比保持稳定。个别断面水质同比有所下降,其中横江大桥断面水质由Ⅱ类下降为Ⅲ类(1月、2月为Ⅲ类,3月为Ⅱ类)。黄山市境内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监测的7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持平。

太平湖、丰乐湖、奇墅湖本季度水质在Ⅰ~Ⅲ类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太平湖保持Ⅰ类,丰乐湖由Ⅰ类下降为Ⅱ类,奇墅湖由Ⅱ类下降为Ⅲ类。

本季度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达标率均为%,同比持平。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淘汰或改造燃煤锅炉13台,综合治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项目5个,建设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项目1个,改造混凝土搅拌站除尘设施29套、新增10套,整治非煤矿山扬尘、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整治、餐饮油烟73家。出台了《黄山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在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城实施了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年“春节”7天假期空气质量同比有大幅改善,PM10和PM2.5比去年同期下降25.4%和25%。

水污染防治方面,编制完成徽州区丰乐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方案并通过省厅技术审查;歙县雄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方案编制完成,正按程序报省厅审查。截至目前,中心城区、歙县和黟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全部通过验收,徽州区和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成,黄山区和祁门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积极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截至3月底已完成改造72座,完成率74.2%(列入考核站97座)。

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方面,一季度,对3家有违法行为的企业现场下达了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改正,目前,已有2家企业整改到位。

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监测项目建设,牵头启动黄山市大气精细化管理网格建设项目,以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边界建设为目标,对市内主要大气污染源实施网格化监控监测。其中,在城市主要进口、覆盖高排放车辆通行主要道口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管控超标排放车辆;

今年,还启动了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及数据管理平台项目建设,设立覆盖新安江流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涵盖新安江流域的干流、主要入河支流、主要湖库和重点水域的监测断面28个,跨界考核监测断面8个,计划新建36个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形成覆盖新安江流域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和智能监控平台。其中年底计划完成一期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及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其中新安江干流水站2个、入新安江口水站3个、区县跨界考核断面水站7个),实现对黄山市境内新安江流域水质连续动态监测和远程监控。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核批准,正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招投标工作。同时,启动了黄山市新安江流域街口水质自动监测站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委托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编制了工程改造方案,并经省生态环境厅审核批复,项目预算投资.85万元。现已完成该站现有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项目采购招标及安全现场检测工作。拟于4月完成该站提升改造工程控制价核算并挂网招标工作,预计8月底完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