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庆北京安徽马鞍山合肥安庆黄山阜阳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徽宿州滁州芜湖蚌埠淮六安宣城池州亳州实验医院制剂室检验科水处理设备疾控环监药质检高校大学科研检测实验超纯水机系统设备
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户户祭灶,供送“九田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称“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这一天,家家堂前挂祖宗画,画上记载历代祖先名讳,或绘制祖先遗像。设烛台香案,置贡品,接祖宗来家过年。从这天起,家家户户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扫除尘埃,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这一天,讲究忌讳,不动刀剪,不拿针线,不下锅煎炒(忌吵),不沾扫帚,不向门外泼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骂儿童。认为犯忌为不吉,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他灾祸。
安徽过年有入夜前洗澡的习俗。在除夕夜来临前,要洗澡洗衣服,将一身灰尘清除干净,并将衣服晾挂起来,表示不能湿着过年的意思。放炮祭祀安徽过年有放炮祭祀的习俗。
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约是因进入仲夏时节,雨水渐多,可以听到雷声了,所以有这种说法。在农村,这一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故又称“花朝节”,这一天,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
安徽省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清八字先生“合八字”,推算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正式订婚得“过红书”,又叫“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准备聘礼。聘礼多少、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没有确切规定。
“过红书”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先下十封全书给女方家长,再下柬请媒人。是日男家悬灯挂彩,焚香点烛,由执事先生书写“求允书”,媒人带着“敬请金诺”的红帖和聘礼送往女家。女方即回“慕允玉青”的绿帖。“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婚期当天早上发轿,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
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喜轿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由宾相搀扶,双双拜堂,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双亲,最后新郎新娘对拜。拜后,由家人在地上次递传送麻袋称为“传代”,为新娘铺路到洞房。另有撤帐人端起放有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的箩筐,口唱撤帐歌,将筐中物品撒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直到进入洞房。再用称杆桃开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
合礼后新娘站在床沿边“装新”,这时闹房的便开始了。闹房时还唱闹房歌。唱词有“看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手打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凤凰成双”。
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晚上还有“听房”的习俗。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们行见面礼,并上坟祭祖。三天夫妻双双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娘家来人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回新娘,称“回门”。
、
安徽结婚风俗1、托媒提亲自古以来,中国都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的说法,所以在安徽这个地方也有托媒提亲的风俗。
安徽春节习俗一、过年只吃一顿饭在寿县,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准吃一顿年夜饭。吃年夜饭,必须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