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满江红》的播出,再次让奸臣秦桧成为众矢之的,有人甚至不远千里驱车至杭州西湖栖霞岭,对着秦桧跪像吐唾沬……不过我觉得,长久地唾弃一个奸臣,还不如理性地分析这个奸臣的良心是如何变坏的,从而有效地避免产生更多这样的奸臣。

01秦桧曾经十分正直,连朱熹也赞他“有骨力”

秦桧的父亲秦敏学是进士出身,公元年,秦敏学去广西古县任县令,途经湖北黄州时,生下了秦桧。但不久之后,大约是秦桧六七岁时,秦敏学早亡,秦桧随母亲移居安徽黄山祁门县,在祁门县县令王本(秦桧舅舅)的庇护下,秦桧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后又移居江宁。

秦桧自幼好学而聪敏,26岁考中进士,当上了密州教授,不久又考中“词学兼茂科”,当上了太学的学正。刚刚参加工作,官位不高,名气不大,但秦桧一身正气,在金国侵宋,百官惶恐的紧要关口,接二连三上书皇帝要求抗金。

年正月,金兵南犯北宋,完颜宗望兵至黄河北岸,战未开,即遣使至汴京,逼宋庭割地赔款,百官震惊。《宋史》载,有50人吓得弃官而逃,秦桧却不怕,不仅不怕,还写了一份奏章《上钦宗论边机三事》,要求积极防御,不宜显示怯懦之态。宋钦宗未予理睬。

正月27日,金兵渡过黄河,围困汴京,北宋主战派李纲竭力守住都城。金兵又遣使要求割三镇之地换和平。秦桧再次上书,强调守城抗金,提出若割地不可避免,只能割燕山一地。宋钦宗又不予理睬。

(宋钦宗剧照)

不久,宋钦宗派秦桧去“河北割地使”张邦昌处工作,专门处理割地事宜。秦桧觉得割地求和是耻辱,三次上书给宋钦宗,要求辞职。最终,割地之事因主战派干预而告吹。

年11月,金兵再围汴京城,重提割地求和之事。宋钦宗征求百官意见,以范宗尹为首的70位官员主张割地求和,但以秦桧为首的36位官员反对。

年2月,二帝被俘,北宋灭亡。金兵欲立异姓为中原皇帝,选中了张邦昌,但御史中丞秦桧和监察御史马伸要求保存赵氏江山,给金兵元帅上书,“乞立赵氏为帝”,结果被金兵抓走,押入俘虏营中。这也算是一种死忠了吧。

上述种种,都可以证明秦桧为官之初,算得上是直臣了,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在他的著作《朱子语类》里这样称赞秦桧:

“秦桧之是有骨力,惜其用之错。”

可是,如此有骨力的秦桧,其良心是如何变坏的呢?

02转折出现在金营那3年

秦桧与徽宗、钦宗一道被金人掳至北方后,他的表现便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按理,他作为忠臣,应该像忠臣李若水那样“君辱臣死”,为了皇帝的尊严大骂金兵不止,最终被割舌处死。但他没有。简单地概括一下,秦桧在金营3年,有3件事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