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黄山市祁门县金陶社区下辖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名,常住居民余人。近年来,金陶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党建带群建”工作模式,把加快推进“红色社区+”作为社区治理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一条准绳,以党建引领基层微治理、服务大民生,全力打造金字牌版“枫桥经验”。
“小网格”探索新路子。“方大爷,身体还好吧!前段时间因为您外出了,按照规定现在要进行疫情防控入户排查,请您配合登记。”在金陶社区,一个个身穿红色马甲的社区工作者及党员志愿者正在进行拉网式入户排查,只为第一时间掌握各户居民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都干了很多年了,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社区整体情况我比较熟悉,我要为社区尽好自己一份力。”连日来,6名社工每天主动承担起所在社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服务保障工作。让“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这是党(总)支部为解决社区工作力量薄弱与居民日益增多的难题而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为适应社区发展新要求,金陶社区党(总)支部携手县妇联等共建单位,创新打造社区“1+A+N+X”治理模式(暨1个总支部发挥核心作用,A家共建单位,N名社工和X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围绕党(总)支部共同治理)。目前6名社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扮演“红色楼道长”角色,覆盖小区38个楼道,承担疫情排查、纠纷调解、文明创建、政策宣传等职责。金陶社区负责人李富国说,结合社区治理需求,定期与当地镇政府和共建单位共同参与,逐渐凝聚起为民服务的“红色正能量”。
“小调解”打造新模式。近期,金陶社区党(总)支召开的群众座谈会暨加强小区楼道生活物品垃圾占道治理。“太不方便了,每次出门楼道里都堆满杂物,晚上在楼道真的容易撞到。”社区居民向社区在座谈会上反映她家楼道存在占道行为。该社区工作者了解该问题后,通过采取对小区各楼栋实地查看和对周边居民上门了解的措施,社区立即将占道经营拟定为一项居委会议事议题,邀请镇包保领导、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和和当事人共同协商解决。经过现场讨论研究,整合参会人员的各方意见建议,当事人最终从楼道清空了杂物。同时,由社区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以重点楼栋为切入点,逐家入户走访普及占道的危害;并结合镇组织的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在社区民生广场发放《楼栋占道危害的一封信》余份,组织来往居民填写倡议书余人。此外,社区还将“禁止占道”内容纳入了居民公约,通过居民公约让居民群众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社区的治理。协商议事是基层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达到共建共享的良好效果才是目的。金陶社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群众有效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品牌,解决一件件群众关心的小事。截至目前,社区已先后收集人居环境、山场纠纷、配套设施等诉求17项,开展议事讨论6场,计划内实施民生项目4个,申请法律咨询30余人,有效解决小区群众关心的难题问题20多件。
“小广场”呈现新成效。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陶社区党总(支)部把文创融入到社区活动,“红色”书屋、民生工程宣传、红色电影、便民义诊等陆续出现在社区民生广场上,确保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居民们在社区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也折射出社区党组织用情用心为居民服务的努力。社区目前存在大量外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较多,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社区先后开展“敬老活动进社区”“卫健委关爱老人健康知识宣传”“关爱老人,情系重阳”“最美邻里”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项目4个,开展了“户外徒步行走”“厨艺大赛”、儿童之家“绿色家园”亲子教育、“大手牵小手·科学梦想一起走”夏令营等一系列品牌活动6个。金陶社区积极完善党建和社会治理“双网融合”体制机制,以“党建+”架起党群“连心桥”,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对内摸实信息、整合资源、落实需求,对外联接共建单位、地方政府、社区旅外“能人”等资源,精准提升服务质效,为社区氛围注入活力。今年来,组建志愿者队伍3支共多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20余场的,受益居民达余人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