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3/5452897.html03:12小街巷连着大民生。在城市发展中,老旧街巷的治理成为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课题之一。在四城同创工作中,通川区大北街社区作为西城街道的红旗示范点位,对老旧街巷进行全面打造,改善人居环境,曾经的老街巷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门头牌匾是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走进通川区大北街社区李家巷,灰色主基调的墙面透露出老街巷的久远,旧货市场区域的门头牌匾质朴厚重,而美食区域的门头牌匾则颜色艳丽,两种风格相得益彰,突出了商铺的特色和文化。商家张伯富:这个效果整出来,我们也很满意,招牌这些也很响亮,整个颜色我们也很喜欢,比以前漂亮多了,整个这条街上档次了。李家巷内有众多家电、家居旧货商户和经营麻辣烫、串串的商户。曾经,这里占道摆摊、堆放物品,乱搭乱建遮雨棚、行人出行不畅等现象较为突出。四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经过宣传引导、整治规范商户经营,沥青路面平整干净、畅通无阻,绿植点缀巷中清新养眼,老巷的颜值得到大幅提升。通川区社区工作人员李林浩:这是我们李家巷新的网红打卡点,将废物利用,种上四季长青的藤蔓植物,让绿色点缀到每一个角落,让李家巷更有生机。通川区大北街社区居民覃光明:特别是过去旧货市场在这里面,还有车辆乱停乱放,环境脏乱差,看起很恼火。社区打造后,使我们这个巷道里面变得整洁,走到这个巷道口就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每一条老街巷,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一件旧物,蕴藏着一段旧时光。李家巷的业态是以旧货为主,市场自发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延续老街巷的历史文化,在清理管网、完善功能、规范经营的同时,社区结合实际,精心打造了怀旧主题墙,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或文化方面的一些用品,收音机、照相机等老旧物件见证着人们的生活变迁。街巷内的多个景点已然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市民陈宝轮:打造过后,让我们年轻人眼前一亮,上面的老旧物件让我们了解了原来老一辈的生活习惯,现在这个文化巷的风格,很适合我们年轻人的审美。保留内涵特色,打造魅力街巷。社区因地制宜,把一些空闲之地打造成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精神理念。同时,还通过制定居民公约、开展坝坝会、亮丑牌等方式,加强居民素质建设,提升文明水平和幸福指数。达州观察
达州台记者童瑶唐兵邓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