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社区是主战场之一,社区书记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着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石坪村社区的“80后”社区书记彭梅就是其中一员,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坚守“疫”线。
最考验人的“追阳”任务
石坪村社区下辖76栋楼,2万居民,属于老旧小区,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彭梅当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持续跟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进展,为社区群众迅速筑起了疫情“阻隔墙”。
定位“追阳”、核酸检测、调度协调、布控人员、领取物资……这是彭梅每天的工作内容。
在繁琐细微的工作中,最考验他们的就是“追阳”任务。
因为一旦出现“混管阳”,并不确定哪一位或者哪几位是阳性病例,就需要社区上门协助排查。这也意味着“追阳”的社区工作者,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上周六晚上,社区核酸检测点出现“混管阳”,收到通知后,彭梅紧急召集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召开临时会议,对接下来的具体工作进行安排,一部分人协助“追阳”,一部分人参与核酸检测点,同时,网格员、志愿楼长、党员志愿者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宣传,确保居民及时知晓防疫措施。
让人感动的“双向奔赴”
从上周六以来,社区工作开启了“连轴转”模式,没有“白与黑”的概念,有的工作人员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因为说话太多,彭梅声音嘶哑,手机已打到发烫。
除了工作电话以外的号码大部分来不及不接,未接电话中有一部分是十岁儿子打来的。
她简单给儿子回了一个电话就匆忙挂掉,告诉他:“妈妈有重要的事情,你是小男子汉,有事情自己先克服。”
前几天,在防疫物资准备、人员调度等准备工作一一落实完,彭梅连续错过两个饭点,从早上到中午都没来得及吃饭。经同事提醒,她简单吃点食物后,又投入到工作中。最忙的那段时间,社区的工作人员只能轮流休息一两个小时。
在社区卡点,有部分居民想出门,彭梅和同事们耐心地一遍一遍解释,万籁俱寂的小区、空旷巷道的路灯下、漆黑深夜的冷风里都有社区“红背心”坚守的身影。
“最让我感动欣慰的是,可能是看见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之前不理解不配合的那几个居民态度逐渐转变,”彭梅说道,“他们还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帮着社区核酸检测点搬桌子,维持秩序。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吧!”
最大的心愿就是这场战役早点结束
社区工作人员10名,有8名女同志,2名男同事。在彭梅眼中,这群女同胞个个都是“铿锵玫瑰”,坚守战“疫”一线,这些看似柔弱的“娘子军”,内心强韧,能打能拼,她们和男同胞们一样往返奔波社区办公室、楼栋、采样点之间,变身为协调员、秩序员、宣传员、扫码员、消杀员,哪里有需要,她们随时补位。“遇到事情有人泪点很低,但哭过一场,擦干了眼泪,继续投入战斗。”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我和同事们已经成为‘战友’,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这场战役早点结束,每个人都美美地睡一觉。”彭梅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