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了办公室,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行程在哪里?也不知道何时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正如我的徽开古道之旅。
曾经的徽商誉满天下,大山深处的徽商走出徽州太难太难,于是有了很多条故道,现在还有比较知名和留有遗迹的就有徽杭古道、徽开古道、徽婺古道、霞客古道等十几条。也许是自己浙江去的少的缘故,所以对徽开古道情有独钟,也或许是那个号称白云与蓝天交际的名字“白际”诱惑了我,抑或是传说中严池千年红豆杉召唤着我。遗憾的是一直未能成行。
终于有个集体活动需要我策划,终于逮着机会设计一条黄山、徽开古道的行程。
我选择的行程徽开古道顾名思义就是徽州到浙江开化的故道,东起浙江省淳安县泰夏村,向北顺着白际山一直到榆村乡岭脚村,其中白际山主峰也就是白际岭海拔米,是最高点,这是徽商东出进入浙江等地重要通道。
我选择的行程是浙江兴化厦山村开始,途经项山村、严池村、然后到达白际乡。这只是故道的一半行程不到。
遗址内厦山村是竟然是个红色村庄,是方志敏烈士北上抗日的出发地,这儿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遗址,并作为纪念馆,在村庄的宽阔地带新建了宏伟的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驻地原址简单拍照之后我们开始了古道徒步,道路开始的地方有“浙皖茶山古道”的石刻题字,为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将军题字。古道的青石板路直接还保存完好,宽约一米多,山势不太陡峭,虽然天气炎热大家走的不算辛苦。道路两边植被茂密树木森森,一路走来欢歌笑语。
粟戎生题字的石刻第一个歇脚的地方为半山腰里的项山村。村庄被树木掩映着,建筑是典型的浙江风格黄土坯墙、青瓦覆盖的屋脊。依山而将,错落有致,院内还有的晒着粮食之类的,这就是所谓的晒秋吧。
项山村经过村庄之后不久就遇到了大片的竹海,让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人惊叹不已,竹子至少十几米高密密麻麻的簇立着,竹叶茂密,即使阳光也无法透进来,山风习习,刚刚有点闷热的天气突然就被这阴凉赶走了。
竹海这儿山势开始陡起来,虽然不热了,但是走的有点累,终于我们这些平时缺少锻炼的人看到了山顶,山路一转就看到了两棵巨大的树耸立在路边,这就是传说中千年红豆杉吗?前面就是严池村了?
千年红豆杉严池村非常的原生态,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有通公路,据说去年开始修路了,估计现在已经变了模样。
严池村红豆杉非常多,村庄在树木的掩映中透着浙皖山村的神秘与清秀,青石板的小巷非常古老,村民们也非常的淳朴而善良,给我们打了不少热水喝。这个村子的人平时很难走出大山,他们平时购买生活用品都是依靠肩扛手提步行走山路出去,现在一般实到白际,山里人腿快,但也要走1-2个小时。严池村位于大山之巅,村民们创造了著名的严池梯田,到了春季特别漂亮。非常奇怪的是这个高山之巅的村庄水源还是丰富的,他们一年四季不缺水。
严池村在严池村拍照休息了好久,才开始动身最后一段到白际的路。这段路基本全是在山脊上行走,并不累。而且一路上都在原生态的森林中行走,浓荫中风清气爽。
严池村不过相对于山民,我们还是走的很辛苦,毕竟疏于锻炼的身体有点疲惫了,看着身边挑着重担的老人从我们身边超越过去,心中多了许多的感慨与苦涩。
严池村的老人两个多小时终于下山穿出了丛林,远远的一个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的村子突然就露出了真容,让我们疲惫的身心终于多了看到了希望,那儿就是今天的终点:白际。
群山环绕中的白际村白际是徽开古道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安徽最后通水电的村庄,这儿山清水秀,村里还有当初白际公社的遗址建筑。村内居民非常的还保留着山里人最早的生活习惯,早起家门口吃饭,热情淳朴。早上的村庄在缭绕的晨雾中好像仙境一般。
晨曦中的白际白际大峡谷中有众多的飞瀑,当雨季来临时非常的漂亮,秋季的白际山上会成为一幅彩色的画卷。特别适合休闲旅游。实在没有看懂,这个位置因为山的阻隔,应该划归浙江的,为啥一直留在了安徽,这或许是个迷吧。
白际公社徽开古道这只是半程,但是路上已经带给我们太对的惊喜与疑问,当让还有淡淡的苦涩。希望有一天能走过全程,那个时候再去感悟当初徽商走天下的豪情与神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