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已过,看着日子兜兜转转的进入了一月,转眼,又是一年终了。

还有不到20天就过年啦,年关将近,一项项过年的“仪式感”可以操办起来了,裁新衣、杀年猪、腊八豆腐、打年糕、熬制芝麻糖、冻米糖、炒花生、办年货、扫门庭、洗被褥、贴春联、挂红灯、年夜饭、压岁钱、辞旧岁、长守岁......这每一件事,好像只有认认真真做完一遍,这年才算完整。

从腊八那一天开始,一直到来年开春,人们的生活,用“吃吃吃”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这里面最普遍的就是新春时节少不了的糕点。

“非遗糕点”——嵌字豆糖

新春糕点是徽州最为典型的特产之一,

糕点的糕源于谐音“高”,

古人有“百事皆高”的说法,

旧时徽州糕点在节日上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祁门也是徽州糕点集大成者。

在众多的糕点中,

还有一种糕点是祁门独有的“绝活”,

名声在外的嵌字豆糖,

嵌字豆糖是春节正月里,

人们经常摆放在八仙桌上,

用于招待客人的必备糕点。

“嵌字豆糖

可以吃的文字

说起嵌字豆糖,这是一种濒临失传的非遗美食。(年,嵌字豆塘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已很少有人掌握该项手艺。其制作原料为麦芽糖、黄豆、黑芝麻,经过“熬糖、磨粉、搅拌、压实、制字、拉伸、切片”等3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熬糖

制字小伙伴们看的出来是什么字吗?

切片

做好后的嵌字豆糖,每块糖片中都会有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如“福”“囍”“旺”“寿”“财”等,堪称一绝。

嵌字豆糖甜糯不粘牙,一口下去,豆香、甜香、芝麻香弥漫舌尖,充盈齿间。

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间带甜,

糖中带字,字含祝福,福聚徽州,

祁门嵌字豆糖,就是“咬文嚼字”的艺术。

小小的嵌字豆糖饱含着文化与乡情,随着《舌尖上3》的播出,嵌字豆糖一时间火全网,如今的新春时节,已成为了一项新颖的伴手礼,用文字赋予的美好,传递出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祝福。

一字一技,一字一情,祁门字豆糖,用最甜,在“咬文嚼字”里,陪你过年,在“福、囍、吉”的祝愿里,寻觅祁门的文明密码。

来源:祁门文旅体资讯

作者/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