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庆堂古戏台坐落于祁门县新安镇星林村珠林组,距祁门县城约60公里,约建于清咸丰初期(-),为赵氏宗祠“馀庆堂”之一部分,取自“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又因珠林组内一条龙溪河贯穿其中,故此馀庆堂古戏台又名“龙溪天水万年台”。
馀庆堂分为前、中、后三进,前进为古戏台,天井两侧为观戏楼,与主戏台连为一体,古戏台距地面2米,分前台和后台,前台又分正台及两厢,正台为表演区,两厢为乐队伴奏所用。馀庆堂总占地面积.08㎡,其中戏台和观戏楼占地.73㎡。整栋建筑造型精美绝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韵悠然。年被纳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戏台不仅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既会让人惊叹徽派技艺之精巧,徽派古建之魅力,又能让人体悟徽文化之韵味,感受大国工匠的家国情怀。近年来,新安镇党委、政府不断落实保护责任,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古祠堂及古戏台“零事故”,同时先后投入十余万资金,对辖区内的古祠堂及古戏台等进行修缮加固,竭尽全力保护好中华古韵文化之瑰宝。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魂工程。新安镇在保护好“国宝”古戏台的同时深挖古戏台台前幕后的感人历史故事,并采用“原汁原味”和“修旧如旧”相结合的手法,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绚丽”的舞台,也为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契机。
该镇以古戏台为媒,以“文创”为介,积极成立祁门县新安镇星林村珠林古戏台专业合作社,并邀请安庆戏团至馀庆堂演出,依托历史文物传播传统文化,做足古戏台文章,盘活闲置文化资源,让古戏台“活起来”,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璀璨明珠”。(姜旺家)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