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皖南山区祁门县祁山镇“杀年猪、吃杀猪饭”这一由来已久传统习俗,成了当地群众共庆丰收、分享喜悦、迎接新年的美好时光。众乡邻在吃红烧肉、喝猪肝猪血汤、品味“全猪”的同时,传承着“乡愁”的淳朴和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猪叫,新年到。“今天我家杀两头猪,都是自己圈养的,一头出售,一头请亲朋好友一起吃‘杀猪饭’。”天刚亮,祁山镇芳村方凯家庭农场赵亮家热闹起来,烧水的、抓猪的、抬缸的,众乡邻忙得不亦乐乎。当地“杀猪匠”方金华这几天预约杀猪的电话接连不断,“年关将至,杀年猪的多了,都在择定‘良辰吉日’依次排队,我今天就要杀5头。”农村杀年猪,讲究习俗,“杀猪匠”拉猪出圈前,要先在圈门前放一挂红鞭炮,鞭炮声又响又脆,预示着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在杀猪现场,只见一锅滚烫的开水提前烧好,亲朋乡邻帮着赶猪、绑猪,各司其职,一头余斤的黑猪在几位壮汉固定在案板上,方金华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很快就完成了宰杀。接着就是刨毛、开膛、清理内脏、分割,仅仅几十分钟一头大肥黑猪分割成了均匀的肉块。新鲜的猪肉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询问、购买。
方凯家庭农场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今年仅种植的亩水稻在众乡邻的协力帮助下,亩产达1多斤,实现产值50余万元,直接为当地村民增收23余万元。“明年要扩大种植规模,学习先进套种套养技术,提高土地种植种养附加值,让当地村民人人有活干,户户都增收。”赵亮对农场的发展信心满满。“在家门口务工,我一年能增加10多元收入,不用操心不担风险,家里事也不耽搁。今天来吃‘杀猪饭’,明年继续把活干。”现年57岁的邻村村民汪腊梅也从五里开外赶来吃“杀猪饭”。
在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的年代,“杀猪饭”是人们迎接新年的标志,也是一年当中最能“解馋”的大餐。改革开放后,随着经商务工、外出打拼的人群增多,“杀猪饭”成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情感交流的乡愁。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崛起,“杀猪饭”正成为返乡创业晒丰收和联络乡邻情感、谋划发展的“大聚会”。(刘文化胡玮余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