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队长许雪强和两名队员,一行三人马不停蹄,驱车来到75里外的祁门县安凌镇村芦荔村,正式开启为期三年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
芦荔村位于祁门县安凌镇的东北面,距牯牛降地质公园14公里,距九龙池景区7公里,是安徽省省级美丽中心村。清晨或傍晚,人们可以看见数百只白鹭在田间悠闲散步,在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中,白鹭的出现总是醒目的。
四月下旬,油菜花和紫云英的花期到达尾声,芦荔村就将迎来春耕备耕的农忙时期。这些紫红色的小花,连同它的茎和根翻打到土壤之后,经过腐解可以有效激发土壤氮元素,变成有机绿肥,让绿油油的水稻茁壮成长,再结出金灿灿的稻穗。
有了这些梦幻的紫红色小花,一亩地就可以产生公斤有机质,可以让每亩土地少用30%的化肥。四时四季,紫云英伴随着水稻度过了它们的“一生”,这或许就是中国传统农耕生活的朴实与浪漫。
村书记张建龙脑海中,清晰记得去年芦荔村收割水稻的热闹场景,秋日序曲中,微风拂过泛起层层稻浪,在收割机澎湃的轰鸣声中,在农民按下快门的“咔嚓”声中。一颗颗晶莹剔透、圆润饱满的稻米,被包装成袋,整齐码放在货架上销售。算一算,从去年11月份收获,仅仅五个月的时间,芦荔村扶贫超市的库存就卖空了一大半,而且价格还比市场上同档次品种的稻米要便宜20%。
年8月,芦荔村成立了祁门县芦里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的运作模式,流转本村耕地多亩,建立优质稻米示范产业园。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精耕细作,在“品种、栽培、收割、加工、包装、销售”上遵循“六统一”标准,并注册了“芦荔清水田”商标进行保护认证。
安凌镇是祁门县的“粮仓”,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田种植面积超过1.3万亩。跨过西北部的大山,就是被誉为“生态硒都,养生胜地”的石台,颇受好评的富硒大米,就产自那里。一千年前,李白五次游历秋浦河,挥毫吟颂了45首千古名篇,歌咏秋浦两岸的百姓生活和迷人风物。
在江西、阜阳、寿县等各大“稻米基地”探路一番后,张建龙意识到,传统的晒谷方式落伍了,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踌躇之际,——年,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送来“及时雨”,收割机、烘干房、中转仓,一个又一个装着“智慧大脑”的铁疙瘩开工了,它们在田间地头飞速运转、高效作业,搭建了一整套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生态稻米的产销之路“保驾护航”。
目前,光是“生态稻田”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65万元的。合作社吸纳户村民入股,他们除了享有“保底分红”的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之外,合作社产生收益后还会给他们发放“二次分红”。
年9月,芦荔村稻米烘干房投产使用;年1月,蒋家坞水库水产养殖基地起鱼;年4月,芦荔村茶厂建成;年10月,芦荔村水稻喜获丰收。芦荔村的变化,一点一滴都被大家看在眼里,发布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