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525/7168767.html

来源:江苏广播

  “奶奶,您的蛋糕到了!”昨天(2月14日),江苏如东县栟茶镇骑手杨九明接到了一位老顾客的订单,请他帮忙买一个蛋糕给家里人过生日。

  一路上,杨九明悄悄盘算着如何为奶奶庆生,他是这户人家的熟人了。“他们儿子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还有农忙的时候经常给老人点外卖,怕老人自己在家对付吃饭。”

  唱了生日歌、拍了寿星照,直到系统提示有新的订单,杨九明才离开老人家中。“我爷爷奶奶去世早,我都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爷爷奶奶。”

  乡村外卖,九成来自异地子女下单

  杨九明在这个小镇已经驻扎了六年,是镇上第一位外卖骑手。身为退伍军人的他,曾在上海打拼过一段时间,后来为了陪伴孩子回到了栟茶镇老家。彼时饿了么外卖在小镇刚刚兴起,在上海感受过外卖便利的他,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骑手。

  最开始,杨九明一天只能接到几单,村民们对外卖的接受度并不高。有时送餐过去,老人还以为遇到了推销,犹豫着不敢收餐。杨九明一边耐心解释,一边给老人们看点单人留的信息,老人一看是自己的儿女、孙子孙女点的,才高兴地收下。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东县当地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近四成。到了乡村,许多年轻人在外地打拼,留守老人比例甚至更高。而远方的子女一直不忘惦念着老人,据杨九明介绍,送到村子里的订单中,大概九成都是异地子女点给家人的。

  缪奶奶说,自己的孙子常常点外卖过来。“孙子怕我不吃肉,让我不要挨饿。有时小杨送外卖来了,看我还在地里干活,非要帮我锄草。”

  而万爷爷已经把小杨当成了家人。“刚开始不认识,就看到穿蓝衣服的经常给人送东西,后来慢慢熟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返乡六年,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六年间,杨九明服务了超过位老人;过去一年,他最多为同一位客户送了90来单外卖。

  回忆起刚开始送外卖的日子,杨九明坦言困难确实不少。“乡村配送和城市很不一样。我们的配送距离可以到10公里,城市里基本上3公里。村里小路多、弯弯曲曲,定位也不准,常常都是顾客打电话一边指挥,我们一边找。”

  摸熟道路后,杨九明绘制了三张“乡村地图”。桥梁、小路怎么找,每个村落的对应位置等等都一一标注。杨九明还把这份地图分享给了更多骑手。

  六年前,镇上只有杨九明一个人送外卖,如今乡村骑手小队已经扩大到了六人,每天配送两百多单,杨九明也晋级成为小队长。城市里的骑手,更多是社区里熟悉的陌生人;而在栟茶镇,骑手与居民的链接更加紧密。

  杨九明说:“有的老人分不清我们谁是谁,但我们都穿着蓝色的外卖服。我们从门口一走,老人就说‘诶送外卖的小伙又来了’,然后我们就说‘爷爷奶奶我们又来了’,都很亲切的,像街坊邻居一样。”

  谈起未来的打算,杨九明还想继续留下来,照顾好更多的爷爷奶奶,“送外卖最大的乐趣,其实就是为了回头一个笑。老人会依依不舍地送你到门口,每次我回头看,他们会笑着摇着手和我说再见。”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荔枝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