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虞建萍

盛夏八月,祁门红茶的核心原产地,灵山秀水的黄山南脉祁门县境内,一座以茶为主题的博览园人气甚旺。这座总面积平方米的新徽派建筑,由祥源控股集团兴建,命名“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是目前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茶叶专业博物馆,也是国家二级专业博物馆,中国唯一一家祁门红茶博物馆。

年年底,祥源控股集团凭借该博览园揽获第四届“CSR中国文化奖”最杰出贡献奖。同时期,该园还获批国家级4A旅游景区。一时间,博览园成为安徽茶文化旅游新地标和全国众多茶友研学观光的旅游目的地。一个专业博物馆何以赢得青睐?这座祁门红茶博物馆里又到底藏着多少神奇的密码?本期六茶共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共同感受那缕令人魂牵梦绕的祁门香……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首屈一指的红茶。年,祁门县胡元龙先生创制祁门红茶。多年来,以其优雅迷人、馥郁芬芳“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闻名于世。年,祁门红茶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一个大奖章两个金奖,迅速蜚声四海。

“祁门红茶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优异品质形成、名扬四海盛况和祁红科普知识都汇集于此。”负责运营和维护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的祁红茶业公司总经理孙西杰告诉记者,目前,博览园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年旅游创收超多万,且茶旅创收正在以每年30%-40%的增长速度递进。

跟随孙西杰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祁红博物馆,这里是整个博览园的“心脏地带”,参观“千年一叶、神奇茶境、精工细作、风云际会、蜚声四海、红色梦想、品饮时尚”七大展厅,感受祁门红茶从过去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千年一叶”厅,通过中国六大名茶茶样及晚清至民国时期祁红的珍贵文物,概要地呈现了中华茶叶的源远流长,红茶简史以及祁红创制,反映古徽州和祁门的历史人文等内容也贯穿其中。

“神奇茶境”厅,通过3D立体茶地图及北纬30度的介绍,从地理气候土壤等方面,勾勒了祁门红茶的产区风貌,优山美地绘就在山水画图之中。

“精工细作”厅,由一副全景手工祁红制作工序还原图,开始祁红工艺介绍的序幕,从手工、机械制茶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了祁红独特品质的工艺奥秘。

“风云际会”厅,通过陈设国营茶厂许多珍贵历史资料,展示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茶界先贤们,自上个世纪之初立足祁门,为中国茶业复兴做出的卓越贡献。

“蜚声四海”厅,展示了祁红自创制以来所获的诸多荣誉,其中特别介绍了祁红荣获的两大国际金奖,以及英式下午茶的场景还原,展示了祁红百年来畅销海内外的传奇。

“红色梦想”厅,呈现了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为振兴祁红产业所描绘的蓝图和所作的持续努力,更有祁红手工精制工具的陈设和工序体验。

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祁红博物馆把祁门红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制源流与发展脉络、优异品质形成、名扬四海盛况以及品饮消费时尚等内容串联呈现,系统地展示了安徽祁门红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离开祁红博物馆,我们走访了博览园其他三个板块: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祁红示范工厂和中国茶叶奇种园。走进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泰斗级制茶大师带着记者亲身体验传承百年的国家级祁红非遗技艺,感受祁红作为中国工夫红茶代表的“手上工夫”。孙西杰告诉记者,这批制茶大师有着数十年祁红制茶经验,他们大多数是安徽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每一个身上都流淌着工匠精神的鲜活血液。

想要深入感受祁红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体验一杯好茶的诞生之旅,那一定要到祁红示范工厂参观一番。国内首条全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工夫红茶初、精制生产线,就在于此。据悉,该生产线规模位居祁门红茶行业首位,目前已成功申报16项国家专利,并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认定。

“如果看完安徽的祁门红茶还不算过瘾,中国茶叶奇种园走一走还有更多惊喜。”原来,孙西杰口中的中国茶叶奇种园选种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数十个茶树品种,是很好的茶叶品种的“实地课堂”,可以看到因不同地域、不同立地资源条件,而逐渐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品种性状特征,能更直观的感受中国茶叶的魅力。

整个博览园,正如一场祁门红茶盛宴,如此精彩纷呈……“尽管茶旅体量只占我们总盘子的很小一部分,但是每年能把祁门红茶的文化、历史、工艺传送给更多人,我们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孙西杰如是说。提到未来的规划,他表示,还要不断丰富祁红文化旅游活动,打造丰富、专业、有趣的祁红文化和祁红探源之旅,把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打造成宣传祁门红茶品牌的重要窗口,红茶文化活动的重要机构与茶艺师的摇篮,成为安徽重要的历史人文窗口和文化名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50.html